近日,随着最后一抹暮色降临,本科生院精心策划的“美润心灵·治愈系”校园写生活动圆满结束。在为期两周的主题活动中,40余位学生执起画笔,以职教园区为画布,以黄炎培大讲堂、校训标语、校园景观等为对象,创作出42幅赞美职教园区建筑和景观的画作,不仅丈量了熟悉的校园,更在艺术表达中实现了心灵的成长与蜕变。

师生在写生作品汇报展前合影
本次活动旨在引导学生们走出教室,用画笔代替镜头,重新“看见”日新月异的校园。产品设计专业的李静然在手记中写道:“阳光透过图书馆彩绘玻璃投下的斑斓光斑,让我发现了建筑里藏着的四季秘密。”同学们三五成群,或蹲或站,用独特视角解构熟悉场景:杨宇杭、李思原、李成森用丙烯厚涂展现教学主楼的岁月肌理;智慧城市产业学院孙叶丝雨、珠宝科创产业学院李家本以速涂捕捉植物的盎然生机;更有同学采用“盲盒抽签”方式随机选择写生点,在陌生角落邂逅被忽略的美。机器人工程专业王哲彦感慨:“作画时才领悟,每天走过的林荫道,竟是建筑师精心设计的空间叙事。”

同学们在创作中
活动特别设置的“情绪调色盘”环节成为情感共鸣的载体。学生们被鼓励在画作边缘用色块标注创作时的心境:舒缓的天蓝、宁静的草绿、雀跃的橙红……这种转变在参与者中形成奇妙共振。有位沉默少言的女孩,最后交来一幅淡雅治愈的绿色风景,她说原来夏天不是颜色,是心情。

同学们作品展示
此次活动为学生们搭建了多维成长空间。产品设计专业徐绎博通过描绘苍劲松柏与光影交织的廊道,感悟传统建筑与自然的精妙对话;先进制造产业学院康思哲在画布上细致记录32朵花卉的生长状态,形成微型生态观察档案;冯郝若达同学则用圆珠笔速写定格食堂阿姨的笑脸,为校园人文景观增添温暖注脚。

同学们创作的精彩瞬间
本科生院辅导员、活动指导老师李潇:“我们不限材料技法,甚至允许保留‘未完成’状态。因为创作过程中的探索与思考,远比完美的结果更珍贵。那些沾着颜料的草稿、布满修改痕迹的速写,正是同学们突破认知边界的真实见证。我们并不限制同学们的绘画材料以及创作技法,甚至允许同学们刻意保留部分未完成的画作,因为创作过程中的思考比结果更重要。那陈列着沾着颜料的草稿本、写满修改痕迹的速写,见证着年轻人在探索中突破认知边界的轨迹”。

师生进行共同创作
此次写生作品经过本科生院师生评选,在校园展出了部分优秀画作。正如一位学生家长参观时留言:“这些作品让我想起二十年前的自己——那个在画架前手忙脚乱,却在某个午后突然读懂梧桐树语的少年。"

写生汇报展现场